外二科順利完成高難度肝門部膽管癌切除術

1364
作者:外二科 胥彬
文章附圖

手術醫生:吳本華、黃家斌、胥彬、黃裕文

這是一臺難度極高的手術,它直接關系到患者生死存亡,稍有不慎,患者就有可能命喪手術臺。這是對手術水平的檢驗,能完成這樣的手術,意味著我院肝膽外科領域的手術水平在成都市的區縣醫院中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這更是對醫生技術和責任感的考驗,是避免風險,還是迎難而上挽救生命,我院外二科的醫生們用一臺手術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他們完成了這例難度極高的四級手術——肝門部膽管癌切除術。因此,這臺完美的手術,也標志著院肝膽外科手術水準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412日,我院外二科收治了一名68歲的老年患者,主要以腹痛來院治療。據患者家屬介紹,這種反復腹痛已持續了1月之久多家醫院輸液治療無效。在外院就醫,做了CT檢查提示膽總管擴張后來到我院外二科,經過詳細檢查和診斷,患者被確診為肝門部膽管癌。

  膽管癌由于惡性程度很高,本來就極為兇險,而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患者的腫瘤長在分岔部位,位置很深,顯露不好,且臨近門靜脈、肝動脈,給手術造成了很大難度。但是若不手術,患者不但癥狀得不到緩解,且面臨病情迅速惡化的威脅;造成肝內腫瘤廣泛擴散,造成肝功能衰竭,而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肝功能一旦衰竭,就意味著人生命的終結。

  經過外二科的反復討論以及與患者家屬的多方溝通。最終,外二科決定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難度高,高在哪里? 外二科討論后認為這臺手術的難點有三:第一,肝部膽管癌手術決定的是肝的生死問題,如果肝臟一旦死亡,患者必死無疑;第二,患者的腫瘤生長部位特殊,剛好在肝臟內的分岔部位,這里的膽管緊挨肝動脈和門靜脈,手術中若稍有不慎,損傷到門靜脈和肝動脈,患者可能當場死亡。因此,這是對醫生技術的極高考驗;第三,膽管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癥。這種手術在川西地區還從未開展總之,這臺手術面對的,是患者的生死關,醫生的每一刀,都劃在患者的生死之門上。

412日入院,到420日手術,為了確保手術安全,外二科的醫生們進行了周密的術前準備,一次次的討論、研究,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將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都進行了預估,并制訂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420午,患者被送進手術室,由外二科的4名醫生聯手為他進行手術。手術主要分為兩個步驟切除與吻合,術中需要先將腫瘤完整切除,然后再吻合膽道,因為膽管被切除了一部分,不太夠用,所以吻合時就需要將下面臨近的腸道往上拉,與膽道進行吻合。雖然術中密布雷區,但幸運的是,手術比想象中順利許多,腫瘤浸潤比預想的要好,4名醫生歷經3個多小時屏息靜氣、小心翼翼的操作,腫瘤被完整切除,患者甚至沒有進ICU,直接回到普通病房。術后患者的精神狀態良好,各項生命體征穩定,肝功能明顯好轉

該患者的成功救治,一方面反映了普外科、麻醉科、手術室醫護團隊勇于擔責、大膽創新,一切為了病人的良好精神風貌和執著敬業精神,另一方面反映了外二科技術水平的提升,反映了我院全面提高、快速發展、追求卓越的良好社會形象。

:

門部膽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也稱Klatskin瘤,是指原發于膽囊管開口以上肝總管與左、右二級肝管起始部之間,主要侵犯肝總管、肝總管分叉部和左、右肝管的膽管癌。是膽道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

肝門部膽管癌因其發生部位特殊、呈浸潤性生長及與肝門部血管關系密切等特點給手術切除造成極大的困難。長期以來,肝門部膽管癌被認為是無法手術根治性切除的癌腫。近20年來,隨著影像學和手術技術的進步,使肝門部膽管癌的診斷和治療取得重大進步,手術切除率逐步提高,生存率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對于是否應行擴大根治術、血管切除重建,以及放化療等的療效問題,依然是肝膽外科及腫瘤科醫生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文章分類: 學術會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