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工作手記(十三)402
作者: 援藏護士 ?黃瓊
十一月的甘孜,早已是銀裝素裹、白茫茫的一片,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出她“冷傲”的姿容,但今天的我卻感到異常的溫暖。 在一次閑聊中,我聽隊友說她有一個就職于民政局的藏族同事王春花因在摘沙棘時沙棘刺刺入了右手中指指甲已三周了,她到處求醫,有的醫生說吃藥就行了,但經吃藥后效果不佳;有的醫生說要行“拔甲術”,然后取出沙棘刺。但她深知拔出指甲后再生的指甲可能不光滑、不規則而影響美觀,這對于愛美的王女士來說,她無法接受這樣的治療方案。她現感到疼痛在不斷加劇,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對于從事十幾年外科工作的我,深知傷于手指,十指連心的疼痛是常人無法忍受的,并且這種傷可能導致甲溝炎或膿性指頭炎,更嚴重者引起骨髓炎,后果不堪設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這是醫務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我主動聯系了王女士,看了她的傷情:患指指甲表面光滑,靠尺側甲溝處有一黑點(沙棘刺),略紅腫,自訴疼痛較傷時加重。我帶她到我援助的醫院——甘孜縣人民醫院外科就診。經幾個醫生查看后,有的醫生說繼續吃藥觀察;有的醫生說還是要行“拔甲術”,才能取出沙棘刺,而王女士仍然不同意拔甲。我知道患者的傷情較受傷時加重,感染源(沙棘刺)沒有消除,繼續吃消炎藥效果是不好的。作為援藏醫務工作者的我,更知藏漢團結的重要性。采取什么樣的治療方案,既保住患者指甲治療效果又好呢?我苦苦思考著最佳方案。這一夜我失眠了:王女士痛苦的表情和那紅腫的手指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這種痛不時地牽扯著我的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經過一夜的苦想,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用尖刀削去黑點(沙棘刺)邊緣的指甲,使其露出刺蒂,再用鑷子夾住刺蒂取出刺,這樣不就保住指甲了嗎?我于次日早早地聯系了王女士,帶她到外科,在我的指導和協助下,由醫生操作,經過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順利將刺拔出了。王女士看著被拔出的刺,再看看自己那修剪得很漂亮的指甲還在,喜極而泣,嘴里不停地說著:“卡住(謝謝),卡住(謝謝)……” “卡住(謝謝)!”這不就是藏族同胞對我們援藏工作者最高的評價么?!我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長著不同的膚色,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我們的心是相通的。我再一次體會到了民族團結與藏漢一家親的真正含義。我更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次取刺的過程,更是一次藏漢民族的交流與理解、團結與融合的過程。 “啊,藏族和漢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有歌聲從遠處飄來,是這樣的溫暖人心,撩動人的情懷。在這樣的氛圍中,你能說十一月的甘孜是寒冷的嗎!?
文章分類:
援藏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