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工作手記(一)

547
作者:援藏護士 黃瓊
文章附圖

-----當院長助理有感

文/援藏護士 黃瓊
(系甘孜縣婦幼保健院院長助理)

“黃老師,這里有一份關于開展出生缺陷預防宣傳的文件,并在這個月十八號之前上報活動總結和簡報。”“黃老師,這里有一份關于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的資料,并于本月二十日之前將相關資料報送縣創衛辦。”“黃老師,剛接到衛生局的電話,叫你馬上到衛生局去開會……”

我拖著疲乏的身體走在下班的路上,耳邊仍不停地回響著婦幼保健院拉姆跟我匯報工作的聲音。唉,益呷院長已經出差一周了,剛與她通過電話,她大概要下周三才能回醫院上班。由于甘孜地處高原,環境艱苦,甘孜縣婦幼保健院一直缺少醫務人員,更缺少管理人才。作為一個院長助理的我,在院長不在醫院的一周里,醫院所有的事務都要由我來處理,我現在才深感身居“院長”要職的不易:每天有處理不完的文件,有接聽不完的電話,有參加不完的會議……這些已是讓我頭昏腦脹了。

我是一名援藏工作者,當踏上援助甘孜的征途時,我憧憬著未來:甘孜地廣人稀、缺醫少藥的,比起人口密集的邛崍,醫院的事務應該很少,工作應該很輕松。院長助理可能更輕松,無非不過就是在辦公室看看文件,到各個科室轉悠轉悠。然而,我在甘孜婦幼保健院擔任院長助理的一個月以來,我才深深體會到“院長”這個可敬的頭銜不是浪有虛名的,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看似平淡輕松,做起來卻是復雜繁瑣,并且全是勞心費神的腦力勞動。想起在內地上病房時,每天在病房里穿梭:打針、輸液、觀察病情……一天下來已是腰酸腿疼,但休息一夜后身體的疲倦就會消失殆盡,仍然能精神抖擻地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作為院長助理,院長的大部分事情都由我來做。在這一月里,面對甘孜地廣人稀、傳統思想束縛著農牧民、婦幼保健院人力資源缺少的現狀,我白天要翻閱許多文件,查閱無數的資料,絞盡腦汁地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怎樣才能將優生優育和惠民安康的政策帶到邊遠的牧區?怎樣才能讓他們相信科學才能治病,有病找醫院而不是“活佛”?什么樣的宣傳方式,農牧民更能理解和接受……晚上躺在床上腦子里也全是這些問題,一覺醒來眼前浮現的是藏族同胞無知而期待的臉龐……每天,我不得不硬撐著酸軟的身體堅持工作。

一個月的歷練,讓我對“領導”二字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不但要帶領職工和群眾走改革開放的路,還要引導他們改變陳舊的思想,讓他們懂得科學的防病治病的道理。俗話說,世間有兩件難事:一是把別人的錢說到自己的包里,二是把自己的思想移到別人的腦里。要改變牧民那根深蒂固的思想談何容易啊!腦力勞動遠比體力勞動辛苦。體力勞動累的僅僅是身體,經休息后很容易恢復;而腦力勞動是無形的思想壓力,它會讓人感到心力交瘁。

一個月的歷練,讓我懂得做一個“領導”不容易,做一個稱職的“領導”更不容易。這時,我更能理解我們的領隊—郭部的苦口婆心和用心良苦:為了給甘孜更好的人力和智力援助,為了甘孜經濟和文化的飛躍發展,為了更好地建立藏漢友誼,為了真正做到民族大團結,也為了我們援藏的十八個戰友有更光輝的兩年援藏業績,他時刻以軍人的風格嚴格要求我們,時刻提醒我們要為甘孜做實事、做好事。他還要關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心理……還有,我們邛崍醫療中心醫院的各位領導,為了給病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和護理服務、為了醫院有更好的發展,為了這一切的一切真讓他們心力交瘁啊!在這里,我以一名預備黨員的名義發誓: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遵守一切紀律,不辱我這兩年的援藏經歷,讓我的生命因為有這兩年而更加豐富和精彩!


文章分類: 援藏日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