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談談前列腺癌798
作者:中醫科 王林 ![]() 一、概論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美國其發病率位居男性腫瘤第1位,在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其發病率較之以往增長了70%,居男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增長率的首位,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我國50、60、70和80歲年齡組前列腺癌發病率分別為9.3%、5.9%、26.9%和16.7%,該病已經對中國老年男性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二、病因 影響前列腺癌發病的因素有性活動、食物營養、體質指數、職業和經濟收入等。 中醫學認為前列腺癌的發生,與腎、脾、肝、膀胱等臟腧功能失調有關。歷代醫家從不同的側面對本病的認識和治法作了許多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治體系。綜合各醫家的論述,第一,年老體弱或房勞過度,腎元虧虛,氣化失司,開闔不利;第二,過度勞累,飲食不節以致脾虛而清氣不升,濁陰難降;第三,七情內傷,肝郁氣滯,疏泄不及,以致三焦水液運化失常;第四,嗜酒辛辣,濕熱蘊積,下注膀胱,致使氣化不利;第五,敗精停留不去,瘀血阻塞水道,日久濕熱邪氣與瘀血交阻,凝滯成積塊,壓迫尿道而出現排尿困難等癃閉之癥??梢?,前列腺癌的發生是內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包括六淫外邪的侵襲、飲食勞逸所傷、精神情志因素及臟腑功能失調。前列腺癌雖復雜多變,但縱觀其演變過程,本虛標實,虛實互見貫穿其病變始終。正虛為本,邪實為標,正虛多為腎虛膀胱氣化失常;邪實多為瘀血敗精、痰凝毒聚、癥瘕積聚阻滯水道。正如現代中醫認為前列腺癌是“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正氣虛則成巖”。 三、癥狀 多數前列腺癌早期病變局限無癥狀,少數可有早期排尿梗阻癥狀,晚期可出現一些特異性癥狀。 1、局部表現 當腫瘤增大至阻塞尿路時,可出現與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的膀胱頸梗阻癥狀。表現為逐漸加重的尿流緩慢、尿頻、尿急、尿流中斷、排尿不盡、排尿困難。癌引起排尿困難和血尿常屬晚期。當病變范圍廣泛侵犯尿道膜部時可產生尿失禁,侵犯包膜及其附近神經周圍淋巴結時,壓迫神經可引起局部疼痛,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腸受壓時可出現排便困難,當腫瘤沿淋巴結轉移致輸尿管受壓阻塞時,可有腰痛、腎積水表現,雙側者可出現少尿、腎衰。有些前列腺癌會出現無痛血尿伴尿頻、排尿困難,當腫瘤侵及精囊時可有血精。 2、遠處轉移癥狀 骨轉移是前列腺癌的常見癥狀,部分患者是以轉移灶的癥狀就醫,而無前列腺局部原發癥狀。任何骨骼均可被侵犯,骨盆和腰椎骨是早期轉移最常見的部位,其次為胸椎、肋骨和股骨。骨轉移癥狀表現為持續性骨痛,靜臥時更為明顯,可引起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癱。其它轉移癥狀可有肝腫大、淋巴結腫大,下肢淋巴回流受阻時出現下肢浮腫,腦轉移時致神經功能障礙,肺轉移時可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等。晚期患者可出現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及貧血等表現。 四、治療 中醫講究辨證分型治療前列腺癌,中醫大概將前列腺癌分為四型即濕熱蘊結、痰瘀閉阻、濕聚痰凝及氣血虧虛①濕熱蘊結,治以清熱利濕祛毒。②痰瘀閉阻,治以祛瘀化散結。③濕聚痰凝,治以溫陽搜風祛濕。④氣血虧虛,治以補益氣血。 中醫藥治療前列腺癌療效可靠,主要作用機理有以下幾點:一是扶正,調整機體陰陽偏盛偏衰,使之達到陰陽平衡,增進食欲,改善功能, 改善生存質量;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血流變,提升白血球,增強機體抵抗力。二是祛邪,祛邪解毒,化瘀散結,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或抑制其增殖,從而直接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三是增效,增加腫瘤細胞對放療、化療敏感性。四是減毒,補虛祛毒,利水滲濕。降低放療、化療毒副作用。 五、預防 1.飲食: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保證熱量的飲食,如新鮮蔬菜與水果、魚、肉、牛奶等,忌食煙熏、霉變、含有亞硝酸鹽 及葷腥助熱類食品。平時可多吃香菇、銀耳、蘆筍等食物。少食牛肉、羊肉、狗肉這些紅肉。 2. 50歲以上老年人需定期進行前列腺指肛檢查,有利于前列腺癌早期發現。 3.對于指肛檢查前列腺出現異常結節者,需進一步確診,以便早期治療。 4. 定期復查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前列腺彩超等 5.對不能確診者,應定期追蹤,必要時早期切除。 6. 前列腺癌者,禁止行按摩術,以免癌細胞擴散。 7.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忌食辛辣油膩之品,戒煙酒。
文章分類:
健康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