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醫院普外科專家郭志義教授來我院會診、手術

444
文章附圖

專家介紹:郭志義  主任醫師四級專家

疾病擅長:對胃癌、結直腸癌、胃腸息肉與間質瘤、腹股溝疝及切口疝的診治

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從事普外胃腸專科工作二十多年,在普外胃腸專科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胃癌、結直腸癌、胃腸息肉與間質瘤、腹股溝疝及切口疝的診治有深入的研究。胃癌、結直腸癌患者一般年齡偏大,同時合并有糖尿病、心肺疾患等合并癥較多,手術風險較大,在長期大量的臨床實踐工作中,對術前評估、輔助治療、術中手術操作及術后防治并發癥、綜合治療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處置方案,對營養不良,身體比較衰竭的患者,熟練掌握腸內、腸外營養支持技術,患者在充分獲益的情況下,使手術能平穩、順利的進行。注重多學科發展(MDT),密切配合相關輔助科室,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特別是腫瘤患者的后期治療(化療、放療),治療時間較長,副反應比較多,更需要醫生精心呵護和指導,一直以來本作專業、敬業的精神,熱忱服務,與廣大患者建立了長久、良好的醫患關系。

在省內較早開展了腹腔鏡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根治術以及腹腔鏡切口疝修補、腹腔鏡腹股溝疝手術(TEP/TAPP/IPOM),隨著手術量的大量積累,腹腔鏡技術日益成熟、精湛。在雙鏡聯合(消化道內鏡和腹腔鏡)下對間質瘤、息肉的治療,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廣泛參與普外胃腸專科領域國際及省市學術交流,及時總結學術成果,筆耕不輟,完成并發表醫學論文近三十篇。作為四川省胃腸外科學組及疝與腹壁外科學組委員,經常參加或指導周圍區縣各醫院疑難復雜手術,獲得了廣大患者的良好贊譽。

9月11日上午,在市醫療中心醫院九樓普外科醫生辦公室擠滿了手提病歷資料的患者家屬,來自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郭志義教授會同大外科副主任吳本華正在為他們進行會診。

這些患者都是一些疑難復雜病歷,作為省內的權威專家,郭教授耐心地詢問患者狀況,仔細地閱讀患者病歷、影像資料,不時同吳本華主任商討確定患者具體的診療方案,一位患者家屬說,他們曾多次到成都大醫院求診,黑壓壓的人頭,看著都喘不過氣,能在家門口享受到郭教授這樣的大專家診治,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感謝政府的好政策,感謝醫院的幫助。

會診完患者,將近中午時,郭教授同吳主任又來到手術室,為兩例腸癌患者進行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郭教授在術中展示了他精湛的技術、教科書般標準規范的操作、沉穩大氣的臺風,并不時向觀摩學習的年輕醫生們講解各步驟應注意的細節及操作重點,大家深深為郭教授精湛的腹腔鏡技藝、淵博的學識所折服。

手術后,吳本華主任介紹,郭教授今后還將繼續來我院進行教學、會診、查房及手術操作等指導,與省內知名專家的技術學術交流,必將我院普外科診治水平邁向新的臺階。

吳主任表示,醫院目前大力支持和鼓勵各科室多渠道引進新技術,開展新項目,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為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醫院普外科會堅持加強與省人民醫院更多的頂尖專家就相關專題開展技術、學術交流,必將對普外科專業的技術進步、學術提升、學科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病例1,患者何先生,59歲,因便頻伴間隙性血便3年入院,經腸鏡檢查發現有直腸腫瘤,位置很低,確診為低位直腸癌,制定不保肛門的手術,其專業名稱為:腹腔鏡下經腹會陰直腸癌根治術(Miles術),腹腔部分由腹腔鏡完成。

病例2,患者陳大爺,65歲,因便頻伴間歇性血便5月入院,經腸鏡等檢查發現腫瘤位置直腸中上段,有保留肛門的條件。制定可以保留肛門的手術,其專業名稱為:腹腔鏡下經腹直腸癌根治術(Dixon)。

上述兩例患者的資料為入院檢查后遠程傳送給郭教授,完成遠程會診后,與郭教授預約好手術日期,由郭教授親自前往我院進行手術操作及指導。兩例手術均如期進行,進展順利,根治徹底。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無其他并發癥,現在康復治療中,預計近期出院。

外二科電話:028-88794683


文章分類: 單個文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