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普外科成功實施省院托管以來首例胰頭癌根治術300
作者:文化辦 ![]() 專家介紹:鄧小凡,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 1993年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1997年開始從事腹腔鏡微創外科,主要研究方向為肝膽胰、肝臟移植。擅長肝膽胰腫瘤的綜合治療,以及膽囊、膽道、肝臟、脾臟、胰腺的腹腔鏡微創治療。 從醫至今,獨立完成各類腹腔鏡微創手術3000余例,各類腫瘤根治手術1000余例,獨立完成肝臟移植50余例。發表醫學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文章3篇,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級科研課題多項以及參編醫學專著。任四川省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委員。 日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鄧小凡博士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普外科對一名胰頭癌患者成功實施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為四川省人民醫院托管以來首例胰頭癌根治手術,手術歷時6個多小時,順利完成,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無其他并發癥,術后復查腹部CT提示血管吻合口通暢,日前已康復出院。 患者,張先生,47歲,因上腹疼痛伴皮膚鞏膜黃染半個月入院,查腹部增強MRI提示為胰頭癌,經科室討論后,與患者及家屬反復溝通,充分告知患者病情、手術的優缺點及手術風險等,患者家屬選擇積極地手術治療,我院普外科完善各項檢查后將患者情況傳遞給四川省人民醫院鄧小凡博士,與鄧博士充分溝通后制定了合理的手術方案并預約手術日期,對患者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膽囊切除+惡性腫瘤特殊治療。手術根治達到標準,各種血管裸化到位,患者得到了徹底根治。患者及家屬對整個診療過程非常滿意,對于邀請專家手術表示衷心的感謝。 胰腺癌是世界范圍內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位居發達國家男性惡性腫瘤的第十位,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九位,病死率位居第四位。胰腺癌由于位置隱蔽,早期胰腺癌很難被發現,多數患者被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加之其惡性程度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所以胰腺癌一直有“癌中之王”之稱,而胰腺癌中,發病率較高的胰頭癌起病隱匿,極易侵犯周圍組織臟器、血管和神經,外科界雖對其探索不斷,總體上卻收效甚微。隨著胰頭癌發病率的不斷升高和醫學上對胰頭癌研究的不斷深入,胰頭癌的外科治療方式仍然在不斷探索和改進,而當前被公認的早中期胰頭癌患者最有效治療方式——手術切除而言,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過于復雜,手術切除率低,手術風險大,術后并發癥多,為普外科最大手術。 據統計,當胰腺癌侵潤或壓迫膽總管出現黃疸,侵潤十二指腸或胃,出現惡心、嘔吐或嘔血、黑糞時,胰腺癌患者的手術切除率僅為百分之十五左右,故此手術在縣級城市醫院鮮為開展。我院普外科吳本華主任1994年從哪進修學習回來后開展了普外科第一例胰頭癌手術,其第一例手術病例至今已十多年,此次胰頭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為我四川省人民醫院托管我院以來第一例胰頭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標志著我院普外科技術實力雄厚,為我院創建三級綜合醫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對于胰頭癌患者,我院普外科吳本華主任表示,只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不放棄治療,即使“癌中之王”也是可以戰勝的,吳主任希望普外科在今后的行醫路上,能為更多患者保駕護航。
文章分類:
單個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