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心內科成功實施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1073
![]() 唐藝加,2003年重慶醫科大學心血管內科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介入診療)畢業。于2013年~2014年通過為期1年的衛生部(現衛計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心律失常及器械植入)及相關考核。對心血管疾病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各種心律失常及心衰的藥物及介入診療。作為主研者或研究者從事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現為四川省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兼秘書。 我院心內科成功實施 四川省人民醫院托管以來首例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 “一年前醫生就建議我到成都大醫院去安置起搏器,因為家庭困難,加上去成都沒人陪,就一直沒去,沒想到現在能在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就能安置了,還是省人民醫院的專家過來,黨和政府太好了!感謝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感謝醫生!”純樸而真實的語言,患者的感激溢于言表。日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唐藝加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心內科兩名患者在市醫療中心醫院順利完成了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DDD植入術)。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四川省人民醫院托管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以來,我院開啟了心律失常治療的全新篇章。 患者王大爺,61歲,一年多以前在當地衛生院查出心率很慢,在當地多家醫院服藥、輸液等治療無明顯好轉,醫生多次建議到成都大醫院安置起搏器,因家中經濟困難,加上去成都無人陪伴,一直沒有進一步治療,近期反復暈厥一周入市醫療中心醫院心內科住院,診斷為心源性暈厥,Ⅲ0房室傳導阻滯,心內科喻朝寧主任充分了解病情后,立即與四川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介入診療專家唐藝加教授聯系,通過網絡分享患者情況,并決定于當日下午就在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為患者行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下午15:00手術開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中病情穩定,于15:30左右成功為患者王大爺實施了DDD植入術,術后恢復良好,無其他癥狀,并于3天后康復出院。 第二例患者席大娘,68歲,因頭暈伴胸痛4小時入院,診斷為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最慢心律不足30次/分,伴有心動過緩等相關癥狀,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經省醫院唐藝加教授會診后決定給該患者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于當天下午16:00左右開始,約40分鐘完成,席大娘因本身體質較好,恢復較快,第二天即下床活動,體征平穩,起搏器工作良好。出院前,席大娘激動地說道,“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太好了,一直聽說醫院托管托管,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現在親身感受到了啊,這省院專家直接過來支持,你說我們自己去省院恐怕掛號都難啊,現在可是直接在這里就治好病了,感謝這樣的好政策啊!” 據心內科喻朝寧主任介紹,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是當前治療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通過植入心臟起搏器,利用起搏器發出規律的脈沖,維持正常心臟跳動和射血功能,以達到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地延長患者生命的目的。 省人民醫院托管以來首次2例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成功實施,既有效地實現了省人民醫院“傳幫帶”,也標志著市醫療中心醫院心內科的診療水平進入一個新階段,步入嶄新的領域。這將為更多心臟病患者的治療提供更先進、便捷、優質的服務。喻主任說,四川省人民醫院托管以來,我們正在迅速地成長,希望讓全市人民足不出邛崍就能享受到省級的醫療技術,為建設健康邛崍提供堅強的醫療保障。 科學提示: 心臟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就是一個人為的“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臟的起搏點,使心臟有節律地跳動起來。心臟起搏器是由電池和電路組成的脈沖發生器組成,能定時發放一定頻率的脈沖電流,通過起搏電極導線傳輸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細胞受到刺激而興奮,興奮通過細胞間的傳導擴散傳布,導致整個心房和(或)心室的收縮。心臟的電信號使它跳動,當運行時,心臟跳動加速;當睡眠時,心臟跳動減慢。人工心臟起膊器發出有規律的電脈沖,能使心臟保持跳動。起搏器主要適用于心臟有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疾病、病態竇房結綜合癥、束支阻滯、心臟停搏等導致的臨床綜合征。自從1953年應用于臨床以來挽救了數以萬計的患者生命,該技術成熟可靠,并發癥少,對各種緩慢性心律失常都能根治。人工心臟起膊器分臨時心臟起膊器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兩種,臨時的大概管半個月,永久的大概管8到10年。
文章分類:
院內新聞
|